科学家在急性感染期间在猕猴的睾丸中检测到猴痘病毒
根据今天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首次在感染急性期的猕猴睾丸中检测到猴痘病毒。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两只在病毒挑战中幸存下来的动物持续感染的初步证据。他们的发现强调了该病毒在人类中通过性传播的可能性。 2022 年持续爆发的猴痘疫情与实验室确诊感染患者的性接触有关。由于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体液和皮肤病变传播,...

科学家在急性感染期间在猕猴的睾丸中检测到猴痘病毒
根据今天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首次在感染急性期的猕猴睾丸中检测到猴痘病毒。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两只在病毒挑战中幸存下来的动物持续感染的初步证据。 他们的发现强调了该病毒在人类中通过性传播的可能性。
2022 年持续爆发的猴痘疫情与实验室确诊感染患者的性接触有关。 由于该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体液和皮肤病变进行传播,因此了解睾丸猴痘感染和精液中病毒脱落的生物学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USAMRIID) 的研究人员对食蟹猕猴存档的组织样本中的猴痘病毒感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食蟹猕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用于研究该疾病并评估猴痘疫苗和治疗等医疗对策的有效性。
我们检查了在疾病急性期(感染高峰期)和恢复期(感染逐渐消退)收集的组织样本。 我们在睾丸间质细胞和生精小管以及附睾管腔(精子产生和成熟的场所)中检测到了猴痘病毒。”
Xiankun (Kevin) Zeng,博士,资深作者,USAMRIID
曾说,重要的是,研究小组还在两只恢复期的食蟹猕猴中发现了持续性猴痘病毒感染的初步证据,这些猕猴在病毒的挑战下幸存下来。 USAMRIID 团队利用组织学分析对组织样本中的疾病进展进行微观分析,发现虽然猴痘病毒在恢复期从大多数器官以及已愈合的皮肤损伤中被清除,但在暴露后长达 37 天的时间里,仍可在猕猴的睾丸中检测到该病毒。
由 Zeng 领导的 USAMRIID 研究人员此前曾表明,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尼帕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幸存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某些器官中持续存在。 这些免疫特权部位与人类相似,包括眼睛、大脑和睾丸。
有关实验室诊断和自动化的电子书
           去年热门采访、文章和新闻的汇编。  立即下载副本
虽然通过性活动进行的密切接触与当前全球流行病中猴痘病毒的传播有关,但尚不清楚该病毒是在睾丸中复制还是通过精液传播。
曾说:“我们的数据表明,在食蟹猕猴的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猴痘病毒都可以分泌到精液中。” “因此,通过康复期男性患者的精液传播给人类似乎是合理的。” 作者还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持久性病毒可以被消除。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Jun Liu 博士说,由于这是一项使用档案组织的回顾性研究,因此不可能在精液中分离病毒。 现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精液中病毒 DNA 分泌的起源、动态和影响,并确认恢复期猴痘患者的精液是否含有传染性病毒——特别是在皮肤损伤愈合后。
此外,据作者称,食蟹猴模型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人类的猴痘。 与人类相比,这些动物患有更严重和致命的疾病,而且动物的潜伏期更短。 此外,这项研究还使用了接触过当前流行毒株以外的病毒分离株的动物样本。
USAMRIID 拥有数十年处理猴痘和相关高度危险病原体的经验。 该研究所对该领域的许多贡献包括一种新颖的猴痘呼吸模型,该模型非常接近人类暴露和临床疾病; 支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人类天花和猴痘的 JYNNEOS(巴伐利亚北欧)疫苗的 3 期临床试验; 以及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 TPOXX(SIGA Technologies)的初步筛选和临床前疗效测试。 USAMRIID 继续开发单克隆抗体和其他方法来预防正痘病毒。
来源:
参考:
刘,J.,等人。 (2022) 在非人类灵长类幸存者的睾丸中回顾性检测猴痘病毒。 天然微生物学。 doi.org/10.1038/s41564-022-01259-w 。
。